常言道,“树有根,水有源"。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,一姓一宗族,每个姓氏都有自已的家谱族牒,家谱族牒就是姓氏文化的载体。余姓,淳安县的一个大姓。古遂安县余姓之众多,更有"余半县”之誉。
淳安余姓,萝蔓世家,名望一族。迄姓至今,文丞武尉,宗贤辈出。悉闻,世上只有皇帝老儿住的“金銮殿”,咱们淳安余姓也修了座。伟哉,壮哉!遂衢古道畏岭,也有遂邑五都余氏捐款修造。那功德碑上,余姓赫赫在列。儒洪村口,有座石拱桥,名曰"麟振桥"。气贯长虹,巍峨屹立。那是位余姓宗贤,为惠乡邻出行之便,凭一已之力,倾其家财所修造。此等上善厚德,至今还在后裔子孙中传唱,颂德流芳。
余氏族匾,萝蔓世家
由余,是余姓的始祖。但始肇于何时,余姓宗谱上记载并不统一。其一,为传自上古时期的黄帝,黄帝的长子昌意,昌意的四代孙大禹,禹之子启,启的次子仲康,仲康生帝相,帝相长孙吕,吕为夏朝天子,吕之三弟罕,字无余。封为越王,居会稽(公元前1820年,今浙江省绍兴市),其子孙以字为姓,传承至今。余姓始祖由余,可追溯至夏代。
其二,春秋时期的秦国上卿(职位相当于宰相),由余,姬姓,原藉晋国。因得罪权贵逃亡西戎(古代西北少数民族领地),初在西戎仼职,后奉命出使秦国。见秦穆公礼贤下士,便留居秦国,后被拜为相,深得秦穆公信任。当时的秦国并不强大,由余为上卿后,助秦灭西戎,拓疆干余里。
最后使秦国为春秋五霸之一,由余功不可没。后裔以由余字为姓,子孙绵延传承至今。
关于,余姓到底始于何时?,是夏代,还是春秋?民国的巜遂安县志》上,经专家学者考证,偏侧于夏代。从所周知,由于秦代秦始皇的“焚书坑儒",秦以前的诸多史证都难逃此劫。官方正史是从汉代,司马迀的《史记》,班固的《汉书》等得以流传。
所以,也很难下决对的定论了。余氏族人,认为余姓为夏禹之后,由余是禹之后裔(禹和余近同音),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大禹像
余氏族谱
淳安余姓,关于何时定居淳安,宗谱记载也并不统一,记载有东汉,也有晋代的。民国《遂安县志》卷九,杂志古迹有一条记载,萝蔓塘,县东十里许,唐天宝间,有余大康者,由京口迀居于此,四方余氏多宗焉。迁淳始祖余大康,字,叔平。
在唐代天宝十四年,因安史之乱,为避战祸举家南迀。他们从京口(今江苏省,镇江市)出发,一路向南,在睦州(今淳安)遂安县境内的武强溪畔,九势山下的萝蔓塘定居下来。萝蔓世家余氏,就在此繁衍生息。
现历经千年余氏后裔以遍布县境,余大康乃淳安县余姓的始祖。
萝蔓塘,淳安余姓的发祥圣地。狮城往东十里许,在古遂安二都十里铺(铺,古时驿站计算的基本单位),萝萝塘,因塘得名。龙游余子文为睦州兵曹时,过萝萝塘有诗一首。棒檄经山路,重来访旧家。根源在泗水,萝蔓遍天涯。故址生蓬荜,荒塘吐藕花。豪华无处问,勒马久咨嗟。
淳安余姓,下邳郡,临淮郡较多。还有吴兴郡,高阳郡,武威郡,武溪郡。下邳郡,东汉永平十五年(公元72年),改临淮郡,郡治在下邳(今江苏省睢宁)。吴兴郡,三国东吴宝鼎元年(公元266年置郡,郡治在乌程(今浙江吴兴南)。名堂号有,清严堂,忠惠堂。
曾听说过,淳安余姓还有新安郡,新安郡(今淳安县〉,西晋太康元年(公元2O8年)置郡。按此判断,淳安余姓迀淳有可能早于唐代。
文章转自《淳安人家》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